新款富康“新自由人”轿车只卖9.78万元的信息,不啻为一枚炸弹,使暂时冷清的车市顿时热闹起来。在我国轿车主流产品——捷达、桑塔纳、富康“老三样”中,神龙公司敢于“吃螃蟹”,第一个突破了10万元大关,笔者以为,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降低了“老三样”的价格底线,更在于它向国人昭示一个信念:中国轿车还有戏,并引发我们对此的思考。
思考之一,中国轿车不怕进口车的价格竞争。
首先,中低价轿车我们有市场优势。9.78万元人民币约合1.185万美元,在国外以这样的价钱也难买到像富康这样性能价格比好的车。如今的富康,不仅继承了90年代原车型的安全、可靠性能,而且已改为电喷发动机,内饰、基本配置均不可同日而语,很有可能成为家用轿车市场上最贴近用户期望、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在富康迈出第一步之后,还担心捷达、桑塔纳不紧跟吗?
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调查,高达80.4%的居民表示家用轿车合适的价位是10万元以内,新华社在对3268人进行市场调查后也得出结论:94%的人有购车的想法,其中购买国产车意向的占66%,希望购买的轿车价格在6万-10万元的占66%。
其次,进口车降价幅度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进口轿车价格由到岸价、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部分组成。中国入世后,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是不同的,其中关税影响最大。但是,关税从80%下降到25%,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关税在进口轿车价格中只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5年后,关税下降到25%,进口轿车价格约降20%。其他如到岸价,17%的增值税、3%至8%的消费税、海关费用、运杂费等虽然有的有些变化,但变化不大。这样算来,一辆现在卖20多万元的进口车,5年后最多降价4万元,一辆60多万元的进口车可能降20万元,价格越高的车降价幅度越大。
思考之二,要尽快将我们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用什么模式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几年来业界争论不休。争论主要集中在两种模式上:一是自主发展;二是安全开放。
谈论发展模式,不能离开我国的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有三大优势:即市场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具有较强的制造业能力。要在WTO的框架下逐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最重要提出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有关人士认为,当务之急是积极培育充分竞争的国内市场环境,放宽行业准入限制,允许各类投资者包括非国有投资者进入汽车行业;进一步打破部门和地区的行政性垄断,形成开放,通过制度建设约束种种限制和扭曲竞争的行为。
在国际合作方面,应该支持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销售市场;适时放宽对外商投资在股权、国产化率等方面的限制,使其按照全球战略考虑决定在中国的产业配置,以此避免大规模的整车进口;鼓励跨国公司之间的积极竞争;鼓励内资或以内资为主的企业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支持这些企业与外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目前,我国轿车生产过于分散,存在着过度竞争。为了迎接入世后的国际竞争,必须推行合并式重组。
思考之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现在紧要的是付诸行动。
在我国刚刚迈进WTO大门的时候,低于10万元富康新车的推出,体现神龙公司坚决实施打造“中国家用轿车第一品牌”的发展战略,将产品市场定位锁定在私家车市场的决心付诸于行动。同样,一汽轿车公司生产的红旗轿车,作为民族品牌以质量、价格优势赢得了市场。神龙富康、一汽轿车两家企业勇于实践的精神十分可贵,是中国轿车工业的希望所在。
现在,对于如何应对入世带给我国汽车工业的挑战和机遇,各方面人士的议论已经很多了,特别是对轿车工业的命运,有“灭顶之灾”说,有“制造工厂”论;有坚持“发扬民族品牌,自主开发”的意见,更有“完全开放”之主张。
一些相左的见解孰是孰非,一时很难得到验证。其实,弄清认识、统一观点并不那么重要,有许多是现在弄不清也统一不了的。我们更需要把争论的精力用于研究对策、出“点子”上,大家尽快行动起来,我们会更主动。
对于以上思考的问题,有的我们已经在做,只要做好了,中国轿车工业就有戏。(于廉荣)
订汽车新闻短信把握汽车时代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