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三样”轿车之一的富康终于推出了10万元以下的家用轿车,在清冷的冬季车市里,引来了不少关注的目光。与此同时,桑塔纳、捷达却在坚守着最后的价格防线,声称富康降价之举不会对他们产生多大影响,要继续以其多年一贯的车型去收获着他们的希望。
深究起来,富康此次降价之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今年的冬季车市是出奇的冷。趁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股热流,消费者紧紧地捂住钱袋子,期盼着这股热流能早日化开国内车 市中的价格坚冰。可是以“老三样”为代表的轿车厂家就是不为所动,价格就是不降,看谁能耗得起谁。有些厂家还煞有介事地和老百姓算起了经济账,什么成本是多少,税费是多少,更有甚者,以自己1.6L的排气量和国外相同排气量作价格比较,言下之意现在的价格是合理的,消费者应该要接受。
厂家的这一说法乍一听好像有些道理,细究起来也不是那么回事。暂且不论“老三样”的利润有多厚,价格固然和成本有必然的联系,但并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消费者和竞争者都是价格的影响因素,消费者不能接受的价格,厂家定得再高也只是一厢情愿的事。从竞争者方面看,由于长期形成的市场格局,无形中已经形成了“价格同盟”。虽然这两年有一些新生代加入到这个市场中来,可“老三样”仍是主流,仍独霸一方市场。对消费者来说,由于选择的余地太小,“老三样”多年一贯的车型及价格,也就成了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此次被业内认为是“老三样”中利润最薄的富康,率先打破僵局,多少是要有些勇气的,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富康在打造中国第一家庭轿车品牌上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存在的并非合理,只是调整的时候未到而已。“老三样”靠多年的一贯制成就了市场,消费者也给予了更多的厚爱宽容,可这种宠爱决不能成为他们固守价格底线的理由。价格是市场的产物,任何厂家如果只打自己的“小算盘”,这样定出来的价格肯定是和市场格格不入的。从横向方面看,我国的汽车生产厂在国内造车,在国内销售,原材料不贵,劳动力也很低廉,而价格可能是全世界卖得最贵的。在这种情况下,总在自己成本上琢磨“小九九”,不能说不是在固守落后。我们的厂家还总在强调规模小,试想不通过降价普及消费,规模何以能上台阶呢?从纵向方面看,在竞争的大环境里,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高科技领域,平均利润总是在不断降低,消费者也在尽享行业带来的好处,昔日2万多元一部的“大哥大”,如今已降到千元不到。汽车价格的降低,不仅低于其配套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更低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价格只是汽车厂家与消费者在市场中买卖“谈判”的一个条款,最终以什么价格把汽车销售出去,背后是厂家以什么观念赢得消费者。汽车厂家只有在自身获得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带来利润的同时,也能让消费者尽享其利,“谈判”双方才能实现双赢,汽车行业才能赢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消费者的利益是根本,我国加入世贸,就是要更好地发展经济,更多地融入世界经济大环境中,让消费者更多地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便利和好处。我国的汽车行业如果在消费大潮来临的时候,不通过价格等一系列促销手段去适应和引导消费,不认为这是扩大市场的良机,反而在消费者跟前筑起一道价格屏障,这无异于是一种拒绝进步的表现。(子明)
订汽车新闻短信把握汽车时代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