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与欧洲、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和地区一样,也逐步加大了汽车排放的控制力度。从90年代初到现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排放检测能力不断增强和完善,与之相关的测试设备开发、标准法规研究工作日益深入。
汽研中心于1992年着手引进汽车排放试验设备,1993年开始轻型车排放试验,1995年开始从事收集法燃油蒸发污染物试验,1998年具备了重型汽油机九工况、重型柴油机十三工
况排放、密闭室法蒸发污染物及催化转化器全项评价等检测能力,2001年新增了轻型柴油车颗粒物排放测量系统。迄今,汽研中心基本具备了国内法规要求的汽车排放的各项检测能力,并已开展了商检、委托试验、行业内的统检、一致性国家抽查、强制检验、按地方排放标准检验、与汽车排放相关的零部件以及环保产品认定和检验工作。
近年来,汽研中心进行大量的轻型汽车工况法冷起动排放、曲轴箱排放、怠速排放、蒸发排放、污染物控制装置耐久性时效(催化器80000km耐久性)、催化器的性能及可靠性、环保产品认定等试验。1999年协助原机械部汽车司组织进行了排放实验室比对试验,为国内参加比对试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提供了保证。
针对近日国家四部委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低污染排放小汽车减征消费税实施产品检验及生产一致性审查管理办法》,汽研中心已开始按GB18352.2-2001(等效于EUROⅡ),为国内一些轻型汽车生产厂家进行包括80000km污染物控制装置耐久性时效试验在内的检测。
汽研中心通过努力,开发了重型汽油机九工况和重型柴油机十三工况排放自动测试系统控制软硬件,自主研制密闭室法蒸发污染物和催化转化器全项评价等试验设备,参加了各项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并一直密切跟踪国际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为行业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依据,在降低汽车污染物排放,促进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及环保水平提高作出了自己应有贡献。
陆红雨、尤林华、李宏光
《中国汽车报》
订汽车新闻短信把握汽车时代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