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跑车圈子里,阿斯顿·马丁似乎不是那么主流,当然这里所说的主流也只是相比于意式牛马而言。这个有着英伦血统、邦德座驾光环的跑车制造商并不喜欢过于招摇的出场方式,它更多想要展现的是跑车优雅的一面,就像传统英国绅士,拥有强大气场的同时能够时刻保持谦逊,这显然不是谁都拥有的特质,所以小众成必然。
当我们谈起阿斯顿·马丁,眼前就会浮现一个身影,他风格儒雅、气度翩翩,打架时候永远穿着西装,开着车一路向前,邦德就应该是这样,阿斯顿·马丁就应该是这样,酷到骨子里。我想,驾驶马丁就应该是一身西装,腰里时刻别着枪。
2014年,Andy Palmer就任阿斯顿·马丁CEO之后便着手实施第二个百年计划。“我们要制造史上最漂亮的阿斯顿·马丁”成为了最新的口号,DB11正是这个计划中的第一款产品,随之而来的还有即将发布的Vantage。
作为DB9的正统续作,DB11也许是这个百年英伦跑车品牌投入最多的一次,从受众调研开始,定位车型方向,而后确定设计草图,设计部门对于工程质量与技术的坚持,公司对于设计的重视,可以说前所未有。
从DB11开始,马丁变成了一个黄金比例偏执狂,DB11全身充斥着黄金比例分割——车头占据整个车身长度的1/3,从A柱开始到车尾拥有2/3车身长度;腰线以上的玻璃与车顶部分占据整个车身高度的1/3,腰线以下占据2/3;甚至回形针尾灯也是上方长度为1/3,下方长度是2/3。
好的设计总为功能服务。DB11的C柱设有进气口,空气从C柱进入风道,而后穿过通风管,最后从设在后备箱上方的出口流出,形成两股强有力的风刀,这两股气流与顺车顶而下的气流相遇,产生一股巨大的下压力,从而达到传统扰流板的效果,厂家称之为AeroBlade-风刃。这些费尽心机的努力都是为了让DB11拥有了一个简洁、整体的外形。当然,DB11也有一个在车速达到120km/h后自动升起的传统尾翼以备不时之需。
DB11在设计上追求极致,相信没有人会否定它的外观。同时,车辆使用了一体式铝合金车架,各部分由高强度铝粘合剂粘连,车身总重量比DB9下降了39公斤,但却在车身强度上比DB9提升了15%,我们在这辆车身上看到了传统制造与现代科技的完美交融。
责任编辑:史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