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期待明年 比亚迪上演内部加减法
【提要:几年风光迷失了舵手的双眼,在大浪来临之际,船却被打的百孔千疮,风雨飘摇。然而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这条船正努力地寻求重新启航的机会,这就是现今比亚迪的真实写照,但如何“补牢”,却在考验着每位船员。】
新浪汽车 岳伟(发自深圳)
就在“裁员门”不久,比亚迪(002594.SZ)总裁王传福终于一改往日的低调,公开对媒体承认,“比亚迪的确犯了一些错误。”而目前“反思,调整,再反思,再调整”,这一流程已成为比亚迪工作的主旋律。
新浪汽车了解到,无论从技术路线,还是流程管理,甚至是机构职能,比亚迪内部都在进行加减法,而这一系列调整的唯一原则就是“以市场为导向”。
比亚迪高级副总裁兼总工程师廉玉波颇有信心地说:“公司内部的调整还要在进行两到三个月,从外部产品到内部管理,明年业内自会看到一个不同以往的比亚迪。”
然而比亚迪自身的加减法,究竟能使企业摆脱目前的困境,其业绩下滑的态势能得到根本扭转吗?
“T”动力猜想
E6的上市,在比亚迪人看来是新能源车(纯电动车)推出了真正的私人产品,该公司在电池、电机、电控方面的能力甚至得到了戴姆勒的认可(双方今年合资的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但其实比亚迪人更希望自己“两条腿走路”,“我们在传统燃油技术上面也不希望落后于国际水平。”一位比亚迪内部人士对新浪汽车表示。
据了解,早在六年前比亚迪就决定将独立拥有传统动力总成技术,三年前比亚迪将传统燃油发动机方向定义在涡轮增压(即“T”技术),变速器技术定义在双离合(即“DCT”技术)。
这两项技术都可谓凝结了比亚迪人的心血,三年时间投入已超过20亿元,比亚迪第十七事业部(动力总成研发部)总经理张金涛对新浪汽车表示:“从技术角度讲,我们的‘T’技术绝不输于大众。”
但不同于大众,比亚迪将“T”的排量设置在1.5,对此张金涛认为,1.5T,可上可下,而比亚迪也拥有相关的技术储备,这也是为比亚迪未来在混合动力技术发展上,打下了良好基础。
而讲述所谓的自主技术,张金涛表示,发动机的几大件,如缸体、缸盖,甚至油地壳、曲轴、凸轮轴都是比亚迪自制的。而一些很成熟的技术,比亚迪也不排斥合作,如喷油嘴是马瑞利的,“但整体动力总成产业链都在我们十七部,这在三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目前这两项技术已成熟,并进入量产阶段,目前产能约在40万台,而在未来最多可达100万台。另据了解,“T”技术已应用到比亚迪G6(配置 图库 口碑)产品中去。按照比亚迪的规划,明年的新F3、新F6,以及现在S6、L3,都将搭载1.5T的发动机。
文本导航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比亚迪F6相关新闻
- 比亚迪F6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