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詹夏来:自主品牌形势严峻 相持阶段尚未到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2日 09:47  新浪汽车

    新浪汽车首席评论员 李安定

  詹夏来、尹同耀组合,是中国轿车自主品牌三个先驱者之一。他们所创立的奇瑞汽车也是最先修成正果的自主品牌。

  当年备受排挤的奇瑞,今天不但纳入了中国轿车的国家队,也是跨国公司不可小视的中国轿车业代表。奇瑞的活力和核心竞争力,让跨国公司纷纷前来与之合作,合作的条件甚至是传统合资企业难以获得的国际市场。

  奇瑞也成为中国最高决策层提出的“自主创新”道路的成功典范。一直作为奇瑞汽车灵魂和战略制定者的安徽省芜湖市委书记詹夏来并未因此沾沾自喜,日前他和笔者的交谈中对全球汽车市场态势、自主品牌的现状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策略表达了他的深刻思考。

  1 中国市场的全球竞争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当然,这对自主品牌是个好机遇,同时,对所有跨国公司来说,也是最后一个大市场。詹夏来说,现在是一场全球竞争。现在谁能在中国市场领先,谁就能称雄世界车坛。

  分析全球汽车竞争格局,詹夏来说,德国和日本的企业恰恰对中国市场格外看重。从文化角度讲,日尔曼和大和民族历史上就有称雄世界的情结。现在从政治上说,争霸已经没有可能。但是从经济上、产业上说,他们处处要争第一的追求一点都没有变。

  詹夏来提出:大众和丰田在中国市场拼命争夺第一的地位靠什么?靠新技术。一个规律是,在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新技术的进入速度最快。大众头十年,在中国没有对手,桑塔纳一干20年;现在最先进的FSI发动机、变速箱、PQ35、PQ46底盘一下子全进来了;丰田也把凯美瑞、新卡罗拉拿到中国;竞争的需要,让他们使出浑身解数。

  2 还是“敌强我弱”的严酷局面

  中国自主品牌的形势相当严峻。詹夏来说。在官方和媒体对自主品牌的处境往往作出乐观估计的大环境下,必须清醒的看到,在这种竞争中,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还在寻找市场空白以获得生存空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观点中,八年抗战的“相持阶段”都还没有到来,还是“敌强我弱”的严酷局面。

  他指出,中国用户的心态、包括国家的相关政策还不够到位,还不利于自主品牌的发展。比如,在全球能源环保的压力下,其它国家小型车都成为时尚,而中国人却越来越钟爱高档和大排量轿车。统计表明,在2006年6月,中国轿车市场的发动机平均排量是1.53升,到了今年6月,增加到1.66升,提高了9.8%;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并不稳定。为鼓励小排量车,国家的消费税一开始规定1升以下排量享受3%的优惠税率,现在门槛放宽到1.5升。结果,本来最应该鼓励的1升以下小型车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奥拓不行,夏利销量下降,形势越来越不利于以低端、小型为主的自主品牌的生存。

  而日本政府对产业发展方向的把握就非常清晰。比如“轻四轮法”对享受税收等优惠的小型车的标准非常严格。法规锁定长宽高,日本街上跑的车不会越做越大;发动机排量锁得死死的,就逼着企业采用增压等新技术提高发动机功率。国家通过法规推动了技术进步。没有“轻四轮法”,以小型车在世界称雄的铃木、大发恐怕早就消失了。

  3 政府、企业联手保护命脉产业

  在中国,自主品牌的舆论环境有了本质的改善,但是缺乏可以附注实施的法规。一直关注全球汽车业发展的詹夏来说,在德日两国,汽车产业的地位太重要了,政府、企业,还有行业协会,三方联手构筑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体系。大众公司有可能被国外买家恶意收购时,政府出面协调,由大众的股东保时捷增资,股比占到51%,加上下萨克森州持股18%,其它多少国际买家想控制大众都成了泡影。对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产业,政府的支持就这么彻底。

  德国有关汽车安全排放的法规都是针对企业现状制定的。比如安全碰撞法规、行人保护法规,排放法规,实施两年前,就留给企业作技术准备,车型作相应调整的时间。詹夏来说,即使德国高速公路不限速,时速二百、三百公里地跑,也不是其它国家的产品能够适应的,这也是一种变相保护。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是一种博弈,愈演愈烈,利益高于一切,世界没有大同,汽车市场没有大同。

  国家坚持对汽车企业中外投资一半对一半的政策坚持没有放开。詹夏来赞赏国家的做法。他说,如果不守住这一条,实行投资自由化,一汽、东风、上汽就悬了。汽车作为中国经济的命脉、支柱产业,不能走这条路。不但整车厂如此,发动机、变速箱、品牌、整车这些核心技术也是如此。

  4 心无旁骛地打持久战

  中国的汽车自主品牌何以立足?詹夏来说,关键是我们对世界汽车业的现状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明确的对策。诺大的中国,没有汽车不可想象;没有自己的汽车业不可想象。跨国公司是人,不是神,不要幻想外国人来救我们,不要盲目,不能天真。

  詹夏来认为,中国自主品牌参与竞争,人工成本、效率很有优势。中国的汽车企业的目标应该非常清晰,对准产品开发、对准质量服务,长久坚持下去,要和跨国公司做得一样好。不要把打价格战当作唯一手段,这样干不会持久。他提醒自主品牌切忌浮躁、急于求成。我们还没有到四零年、四一年的“相持阶段”,还是三八、三九年,“敌强我弱”;什么时候产品质量和跨国公司接近了,技术赶上去了,那才靠近四二、四三年的“战略反攻阶段”了。

  今后一段时间,自主品牌一定要沉得住气。詹夏来说,产品推出不要太频繁,但是要有一套策略;确定一个产品和一个系列的关系,完全如同一场战略布局,而且是持久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

  全球汽车的竞争是个世界大战,不是中国的局部市场。美国三大公司,是资本运作的高手,私募基金收购克莱斯勒,就想尽快盈利,两三年上市,尽快卖个好价钱;而德国、日本的企业,是心无旁骛地作产业,格外执著。詹夏来说:中国的自主品牌在这场世界大战中,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赢战争要靠自己。奇瑞到了今天的规模,尽管还不够强大,但是跨国公司要击垮我们也不容易。我们一定也要扎扎实实,心无旁骛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对汽车多年的执迷,使詹夏来对当前汽车业的技术进展了然于心。他说,当前汽车技术说到底,就是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减少机械消耗、降低风阻系数、减重,无非这几个核心关键。比如为了提高发动机效率,缸内直喷、分层燃烧、柴油高压共轨,新技术的潜力还很大。领先的还是大众、奔驰、宝马这三家;日本走的还是拿来成熟技术,精致化,降低成本这条路。中国和国际先进技术相差多少年,我看今天的奇瑞三四年可以赶上去。

  5 有实力地位才有“相持阶段”

  今后自主品牌应该怎么走,如何健康发展?詹夏来还是拿战争来作比方。他说,有几样不能少。一是组织有序的队伍,“支部建在连上”,“农村包围城市”,把一种奋发的精神变成几万职工共同拼命、一致奋斗的目标;二是有武器,有好产品;三是有好机制、好体制,实行有效的管理。奇瑞也在考虑上市,但是我们要把内部的激励机制建立起来。把机制建立好,上市迟一点没关系。

  奇瑞是一个自主品牌,但是坚持走开放、全球化的道路。詹夏来自豪地说。奇瑞近期创建的三个合资公司都是以我为主,拥有核心竞争力。与美国量子公司的合资正在走报批程序;与克莱斯勒的合资框架已经确定,新车型正在开发;与菲亚特的合资的具体条款正在谈判中。奇瑞正在争取拥有与跨国公司平起平坐的实力与地位,“相持阶段”就在前头。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