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司成立到新车下线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华晨宝马刷新了中国轿车业的纪录。且不说宝马是目前中国档次与技术含量最高的轿车产品。
5月20日,华晨宝马在沈阳的工厂全线开通,从焊装、油漆到总装,通过全套国际一流设备,中国制造的宝马3系和新5系源源下线。检测线的数据表明,在中国生产的宝马轿车一方面和所有合资企业一样,达到中国政府要求的国产化比例,同时在质量方面与德国生产的宝马完全达到同一水平。
从慕尼黑到沈阳,宝马靠什么傲视对手,记者日前应邀赴慕尼黑采访,试图找出其中的答案。
1
慕尼黑,宝马总部大楼,建筑物主体是四个傍在一起圆柱型塔楼,象征发动机的四个气缸。很难想像这么一个怪异而可爱的现代建筑竟出现在32年前,和一街相隔的1972慕尼黑奥运会的运动场馆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之手。
全世界的200名记者来到这里,参加宝马年度财政新闻发布会。今年,将是宝马集团新款车型数量发布最多的一年。预期推出的新产品包括全新的6系列跑车、 X3多功能越野车、5系列旅行车、1系列小型车和MINI敞篷车等。正如宝马董事长庞克在发布会上所言:“2004财年将是新款车型频频亮相的一年。以后,宝马集团的市场触角将伸向所有重要的细分市场。”
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最初的产品是飞机发动机。宝马汽车上那个BMW环绕的蓝白相间的圆型标志,象征旋转中的螺旋桨。1928年宝马开始生产摩托车,1928年,宝马收购了一家汽车厂,开始生产汽车。经历过历史的风风雨雨,宝马近年来像一台强劲而运转平稳的发动机,在世界汽车市场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丁格芬是慕尼黑往东100公里的一个小镇。丁格芬工厂是宝马集团最大的汽车生产厂,日产量1300辆年产28万辆。员工21500人。从1973年9月投产已经有550万辆宝马车在这里下线,包括宝马3、5、7系。参观工厂,会发现这里的自动化程度很高,车身车间几乎见不到人,97%的焊接是机器人承担。近2万个零件凭编码送到指定工位,在制品库存已经降至最低点。有趣的是,在总装车间,带我们参观的公关人员把驱动总成和车身的组接诙谐地叫做“结婚”。当然证婚人只是三组井井有条忙活着的机器人。
2
春天的太阳暖洋洋的,导游说慕尼黑的晴天非常难得。尽管在树荫和池塘边积雪还没有化尽,在著名的英国公园的大草坪上,竟有许多男女脱得赤条条晒太阳。为了让各国媒体对宝马的新产品的性能有所体验,宝马特意组织了一次的试车。在慕尼黑机场一角集结,融融的春光里,两列最新推出的6系跑车和SUV——X3栩栩生辉。
试车路线包括高速路、普通公路和穿越城镇。宝马就是宝马,操控自如,提速甚佳。顺便说,在德国的公路上不作限速的传闻是没有依据的,那仅仅是指高速路,普通公路110公里,城镇50公里,一位中国女记者时速80公里通过城镇,被警车追上来,加上她掏出的驾照竟是一个字也看不懂的中文,警察又气恼又无奈,只好挥手放行。
X3是受宝马第一款SUV——X5在全世界大获成功的推动,开发出的另一款尺寸较小,动感十足的车型。而6系的概念车早在1999年就在日内瓦车展亮相,造型十分前卫。当时正是世纪之交,人们的思路趋于稳健,概念车当时被冷落。直到今年,宝马重新推出6系,其进取的曲线和灵气获得广泛的青睐。
与同车的德国翻译富强聊天。他说,德国人的天性,在于一贯重视产品的工艺和质量,做工精益求精;但是对乘坐的舒适性和内饰的豪华、人性化原本不大在意,在这方面下功夫不过是近十年的事情。他说,他的父亲在70年代买了一辆奔驰280轿车,却没有配置空调。这也解开了我多年来的一个疑惑,为什么直到90年代初,一汽组装的当时顶级的公务车——奥迪100竟没有装时速表。而今天,宝马轿车几乎成了豪华、舒适和繁杂的高科技配置轿车的代名词——德国人并非和世界时尚潮流过不去。
3
宝马集团近年来瞄准了高档精品的目标,而且从单一品牌向多品牌发展。由于收购了英国劳斯莱斯发动机公司,宝马获得了代表“格调、高雅和永恒”的顶级轿车品牌劳斯莱斯;接着它又收购了英国古老的小型车品牌“MINI”,并成功地赋予它青春、都市化和多姿多彩的内涵。一辆MINI Cooper在中国卖40多万元,购买者追求的就是那份“另类的高贵”。
尽管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有6+3的提法,但是有些傲慢的德国汽车企业一般并不把美国和法国的同行放在眼里,在他们心目中,世界汽车俱乐部里只有德国的三家和日本的两家企业的产品在主导市场。
全球汽车市场总体形势严峻,但在2003财年,宝马集团依然创出新的销售纪录,BMW、MINI和劳斯莱斯品牌的销售总量达到110万辆,比上个财年增加了4.5%。其中BMW突破92.8万辆;MINI 17.6万辆;劳斯莱斯300辆;摩托车的销售达到了9.2万辆。在大中国区,宝马卖了27000辆,在全球销售排名已经从2002年的第12位迅速上升到第8位。
在2003财年,宝马集团收入为415.25亿欧元,排除汇率因素影响,集团销售收入实现了4.2%的增长。这使宝马可以在盈利状况上傲视它在斯图加特和狼堡的两个德国伙伴
宝马的领先地位得益于对于产品开发和高技术的巨额投入。2003年,宝马的研发费用为21.46亿欧元,占总收入的5.2 %。
宝马预计,到2030年汽车将结束石油为主的时代。因而正致力于多种替代能源,尤其是氢能源的开发。与其它大集团不同,在氢动力方面,宝马没有走燃料电池驱动电动机的路子。在宝马研究与创新中心我们看到一款氢燃料内燃机,可以用氢燃料,也能用汽油。为逐步推广氢能源,慕尼黑机场已经建有一个加氢站,据介绍,5年后德国将建立2000个氢气加气站。
4
慕尼黑是德国啤酒的故乡,在大大小小的饭馆,都有鲜美的发酵啤酒。与新任的宝马北京首代昆斯先生一起喝啤酒是一件快事。昆斯是瑞士人,德国大报之一——南德日报记者出身,曾常驻日本,娶了日本太太,能说流利的中文,中文名字叫孔安德。中国今天是世界上宝马顶级的12缸BMW760最大的市场,我问他对此怎么看?昆斯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他冷静地说,宝马的中国市场眼下是一个倒金字塔型,最上面、最宽的一层是7系,倒金字塔是一种不安定的市场,应该倒过来,量大面广的3系、即将问世的小型车BMW1系在中国会越来越多。
昆斯说,车卖多了,作好服务变得很迫切。3年前在中国大陆卖了5700辆宝马;去年就一跃卖到18600辆,很大的问题是如何把服务跟上去。我们的策略是让买了宝马的客户,下一部车还会买宝马。
无论如何,中国作为目前全世界最有潜力,规模有望和美国并驾齐驱的汽车大市场,已经成为宝马的必争之地。2002年,宝马选中生产中华轿车的华晨集团作为合资伙伴,利用华晨现有的世界一流设备,打了一个时间差,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在沈阳投产BMW3系和新5系,并在今年年中达到40%的国产化率。从而比它在斯图加特的对手提前两年进入中国生产。庞克表示,将进一步提高宝马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比例,以降低成本和汇率变化的影响,同时保持宝马全球一致的质量水平。
临近回国之际,听说国内有媒体评价宝马新推出的大众化小型车BMW1系,会让宝马失去豪华品牌的威严,宝马人士说,宝马是一个贴近市场,愿意让更多的人来分享的成功品牌。在参观宝马博物馆时,我见到一直很喜欢的lsetta250,这是宝马从1955到1962年生产的一种微型车,有一个小小的245cc,9千瓦发动机,85公里时速。绝妙处是车门从正前面开启,便于在路边拥挤的停车位中见缝插针,可见宝马也未必是与生俱来的贵族专用品。(李安定)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