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轿消费临近沸点
家轿新势力
2002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精彩纷呈,产销150多万辆的总量,30%以上的增幅,令业内外人士惊叹不已。其中,轿车销售47万辆,同比增长36%,1·0—1·6升的家庭轿车销量增 长竟然超过100%。一批家庭轿车的骨干企业也实现了高速增长,如上海通用增长157·98%,奇瑞增长145·34%,一汽大众增长122·3%。
市场降价才是硬道理
年初,继富康新自由人的价格调整之后,天津夏利幅度高达2万多元的降价风暴席卷车市,从号称“小型车中的豪华车”————夏利2000,到最普通的夏利两厢电喷车,一个个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忘的“丑小鸭”,瞬间变成人见人爱的“白天鹅”,全线产品供不应求。使产销量多年徘徊、甚至常常出现倒退的天津汽车看到复苏的希望,也为此后的“天一”合作打下一定的物质基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随后,大部分轿车企业纷纷跟进,以保持自己原有的份额,直接降价、出“简装版”、赠送配置、免费服务———各式各样的价格跳水表演此起彼伏。
车型改变才是硬道理
上半年,最出彩、最俏销的都是新车,或者是有较大改动的车。一汽—大众的宝来火了,上海大众的波罗火了。前者已经有1·8T、1·8和1·6三种发动机和其他更多选装组合的选择,“驾驶者之车”的概念随之而来;后者有自动挡或手动挡,其他配置一应俱全。
同样道理,菲亚特的派力奥因其典雅的造型、合理的价格而火;海南马自达的福美来,以优于同类轿车的性能价格比而火;哈飞的赛马,由于大方的造型和宽敞的空间而火……
另外,在老车型上推陈出新也是许多企业制胜的法宝。有代表性的,如上海通用的2·5升G型车和赛欧SRV、神龙汽车的爱丽舍、风神汽车的新蓝鸟、一汽—大众的海风之旅、上海大众的时代骄子、一汽轿车的红旗名仕Ⅱ代、上汽奇瑞的Ⅱ代车等等。
发展竞争才是硬道理
多年以来,我国汽车产品之所以单调,归根结底是缺乏竞争。现在,从5万元到50多万元,我国轿车产品品种已经比较丰富。
一年前,捷达、富康、桑塔纳争锋15万元以下市场,奥迪、别克、雅阁和帕萨特等角逐中高档轿车市场,而价格在20万元左右的轿车近乎空白。一年时间过去,在20万元的价位上,中高端的帕萨特(简装版)、风神蓝鸟自上而下贴近20万元,宝来1·8T、1·8简直就是冲着20万元而来;低端的有福美来、红旗(名仕Ⅱ代)、桑塔纳2000(时代骄子)、宝来1·6以及即将投放市场的中华,其中多款轿车供不应求。
海南马自达投奔一汽不久,厂家紧锣密鼓地推出马自达323。当时记者不禁问到,同在一汽集团的大旗下,如果323做大了,会不会对捷达构成威胁?海南马自达的人回答,我们的产量最多只有一两万辆,而一汽—大众的捷达年产量10万辆以上,根本不可能对其构成威胁。现在,从福美来与宝来的市场定位看,前者的精英级、尊贵级两款都是1·8升排量的发动机,价格分别为16·56万元至18·38万元,后者1·6升排量的16·88万元,1·8升排量的19·33万元,两个企业全年的产销量目标接近,可谓“针尖对麦芒”。
像一汽集团旗下两个企业这样的竞争,不禁使我们想起汽车业界的大佬————通用汽车。通用汽车旗下有众多的子公司或合作公司:菲亚特、欧宝、绅宝、铃木、五十铃等等,产品重叠、竞争不断,而通用总部却愿意看到它们之间的竞争,只有这样集团才能越做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