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淘汰小车厂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1月30日 10:11 人民日报
很多人都认为,汽车价格战似乎是没有理性的,是所谓汽车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其实除了汽车的质量问题,最能说明汽车企业成功的因素就是汽车的价格。
价格战打的是每个汽车厂家内部的资源不断重整的过程。厂家通过不断的降低原材料、水、电、人工、生产周期等等,使自己的汽车在市场上以最低的价格出售!从而使自己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令对手的汽车因成本降不下来而丧失市场,最后则导致整个社会的汽车生产资源的重新整合:兼并、收购、重组等等。这样一来,资源重组的范围就从一个汽车企业内部,扩展到全社会。
在没有行政干预、没有非市场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价格战的结局自然会造成这个局面:成功企业的规模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迅速扩大。那些没有把汽车价格降下来也就是没有能力重整自己资源的企业,则会因为丧失市场,只能被其他企业吞并!
但是如果有其他因素的干扰,价格战就无法打起来。即使偶尔发生价格战,也会由于利益分割很快“停战”。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价格卡特尔”即垄断的最初形式。有垄断存在,这些落后的汽车企业都可以保一碗饭吃,不用担心被别人吞掉或者挤出市场之外。于是他的技术进步、服务质量、生产规模就迟迟不能得到调整。
由于要加入世贸,大家都知道有个“保护期”。但是我们给这些汽车厂家的保护期,是世贸那个保护期远远无法比拟的。在长长的保护期里,这些不成规模的整车生产厂家不但没有被“淘汰”,而且据说厂家总数还有所上升!
这说明依靠政府的行政命令,已经不能重组中国汽车行业。因为地方政府以行政手段对抗行政手段,足以抗衡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只有依靠汽车的价格战,才能迅速完成中国汽车行业的重组。在价格战的凌厉攻势下,那些不成规模的汽车厂家很快土崩瓦解。
《中华工商时报》魏海田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主编信箱
| 相关文章 |
|